体检机构各科室检查的意义

系统推荐 更新:2020-06-12 08:56:16

 临床科室检查 

1、体重指数(BMI):反应全身的肥胖程度,体重/身高2。
2、体脂肪率测定:直接测定人体内脂肪的比值,可区分体重增高是肌肉发达引起还是由于脂肪堆积引起。
3、腰围:与BMI共同衡量超重和肥胖,可以反映内脏脂肪堆积。
4、腰臀比(WHR):是区分肥胖类型的指标。计算方法是:WHR=腰围cm÷臀围cm。男性WHR<0.9为正常,女性WHR<0.85为正常,WHR>1.0均为中心型肥胖,又称腹内型或内脏性肥胖。
5、内科:心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6、外科:通过对皮肤、淋巴、甲状腺、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等检查,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7、口腔科检查:可对龋牙、牙龈炎、牙周炎等各种口腔疾病进行早期检查和诊治。
8、眼科常规检查:眼科检查是体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力、色觉、眼眶、泪腺、结膜、眼球、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眼压)
9、耳鼻喉科检查:听力、外耳、外耳道、鼓膜、鼻窦、鼻中隔、咽、喉、扁桃体等。
10、妇科常规检查:外阴、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内诊检查子宫体、大小、形态及双侧附件有无肿块及压痛。
11、血常规:血常规分三类。
12、血型:分为A、B、O、AB型四种。
13、便常规:性状、颜色、红细胞、白细胞、虫卵、潜血试验。
14、尿常规:通过检查尿中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酮体、白细胞、酸碱度及隐血发现疾病线索。


功能科室检查
1、心电图类:
(1)、心电图:通过记录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可以准确诊断心律失常,辅助诊断各种心脏病变。
(2)、立体心电图:在诊断心肌梗死、心肌供血不足及预激综合征等方面较心电图敏感准确,二者结合可以优势互补,但不能完全替代。
(3)、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受检者随身携带连续记录日常活动中的24甚至48小时心电图,其优势在于发现活动及睡眠中出现的心律失常及心电图波形改变。
2、其他类:
(1)、肺功能检测:检测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应用于呼吸系统的诊断,COPD的鉴别等。
(2)、骨密度检测:利用超声或放射原理测量人骨中骨矿物质的含量指标。
(3)、动脉硬化检测:动脉粥状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只有对血管病变进行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和合理干预才能有效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影像检查-------超声类
1、腹部B超/腹部彩超:检测肝、胆、胰、脾、肾等实体脏器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病理改变。用于上述脏器疾病的辅助诊断。
2、泌尿系B超/泌尿系彩超:检测输尿管和膀胱的形态和结构。用于泌尿系结石、输尿管狭窄及泌尿系肿瘤的辅助诊断。
3、前列腺B超/前列腺彩超:检测前列腺的形态和结构,用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结石的辅助诊断。
4、妇科B超/妇科彩超:一般经腹壁检查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用于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卵巢肿瘤、卵巢囊肿等检查手段。
5、经阴道妇科彩超检查:与一般妇科超声检查相比,图像更清晰,不必憋尿,适用于已婚女性。
6、经颅多普勒检查:用频谱多普勒方法对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方向、频谱波型、脉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进行检测。主要用于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闭塞等疾病的辅助性诊断。
7、心脏彩超:又称超声心动图,是各种疾病引起心脏的形态改变、瓣膜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检查手段,也是心功能检测的重要方法。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8、甲状腺彩超:较灵敏的检查手段,可用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亚急性或慢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癌的辅助诊断。
9、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对4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的筛查常首选乳腺彩超检查。还用于乳腺增生、纤维腺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0、颈动脉彩超:可直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儿大小、计算出颈动脉狭窄率,还可对易损斑块做初步诊断,是评估血管病风险的重要依据。


脱落细胞学检查
1、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TCT):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
2、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环状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获取子宫内膜细胞,集合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3、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尿液离心标本通过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制片后,做细胞学检查。用于泌尿系肿瘤筛查。
4、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经宫颈癌是第一个明确为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HPV有数十个亚型,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方可引起宫颈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预防宫颈癌很有价值。


放射检查类
1、胸部透视:简单、经济、方便、可多体位观察。但分辨率较低,不利于早期微小病变的检出。
2、胸部正、侧位片:分辨率较胸部透视高,相对有利于发现较细微的病变。接收射线较胸透少,有永久记录,便于先后对比,通常用于支气管肺癌的筛查。
3、颈椎侧、双斜位片:可发现颈椎退行性病变及椎间孔是否狭窄,是早期发现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4、腰椎正、侧位片:用于诊断腰椎间盘病变、腰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各种腰椎畸形及腰椎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检查项目。
5、乳腺泪靶摄影:辐射性小,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反差和分辨率,图像更加清晰。对乳腺微小病灶的检查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对乳腺常见病如小叶增生尤其对乳腺癌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6、螺旋CT:又称计算机体层摄影。图像为断层图像,无上下组织重叠,可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常规CT扫描是二维信息,连续扫描,没有间隔,扩大了价差适用范围与应用价值。适用于全身各脏器及组织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辅助诊断意义最高。
7、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DCT---CTA):MDCT---CTA是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的无创有效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诊断灵敏度为96%--100%。通过多国专家共识:具有中度冠心病风险的患者进行MDCT---CTA检查是必要的。
8、磁共振成像(MRI):对健康人无射线伤害,对人体内多种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辨率,在诊断肿瘤病变时灵敏度更高,优于超声和CT检查,具有独特优势。特别适合于中枢神经系统,头颅部、肌肉关节系统以及心脏血管系统检查,也适合于纵膈、盆腔实质器官及乳腺的检查。


影像检查
1、无痛电子胃镜:无痛电子胃镜具有导光性强、多角度、视野大的特点,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细微病变,并可经内镜取活体组织检查。上述部位的重要疾病最终多依靠内镜结合活检病理报告得以确诊。
2、无痛电子肠镜:电子肠镜是大肠癌早期筛查最重要的手段。无痛电子肠镜可镜下直视观察,包括直肠、乙状结肠及结肠等部位,并可经窥镜取活体组织检查,对于结、直肠的炎症、息肉、良性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是目前临床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3、鼻咽喉内窥镜:鼻咽喉内窥镜是一种先进的无任何痛苦的检查手段。一般的耳鼻喉科检查方法,由于其观察范围的局限性,对许多隐藏部位的疾病不易发现,内窥镜可直接窥视许多部位,观察细微病变,早期发现喉癌等重要疾病。
4、电子阴道镜:电子阴道镜是将数码摄影技术应用于妇科检查领域的新产品,可大大提高各类炎症和早期癌变的阳性检出率,是一种可重复的、无创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风湿:
(1)、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
(2)、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以溶解人红细胞,其存在及含量可反映感染A组链球菌的严重程度。
(3)、血沉(ESR):又称红细胞沉降率,它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血沉增快见于各种炎症,如结核、风湿性贫血、肿瘤及老人。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1)、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是利用胶体技术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幽门螺杆菌抗体。
(2)、C13呼气试验:国际上公认的诊断幽门螺杆菌最准确的方法。
3、肝功能: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肝细胞受损害最敏感的检查项目。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引起增高的疾病与ALT基本相同,药物中毒性肝损害及心肌损害时增高幅度可大于ALT。
(3)、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增高见于各种肝胆疾病,最常用于筛检肝脏机能障碍、肝硬化及酒精性肝损害。
(4)、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时多为肝胆、骨骼及甲状腺疾病。
(5)、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用于发现和反映肝、胆及溶血等疾病引起的各种黄疸的程度。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体检中检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用于鉴别黄疸的原因和分类。各种胆道阻塞性疾病可引起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等疾病可引起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增高。
(6)、总蛋白(TPO):用于检查营养状态、肝、肾功能、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等。
(7)、白蛋白(ALB):用来维持血浆渗透压,肝脏疾病、营养失调等情况时白蛋白会减少。
(8)、球蛋白(GLO):有某些感染、肝病、自身免疫疾病时会增高。
(9)、白蛋白/球蛋白(A/G):重症慢性肝炎,肝硬化时比值降低。
(10)、总胆汁酸(TBA):是肝实质损伤及消化系统疾病较为灵敏的诊断标准。
4、肾功能:
(1)、尿素(Urea):是肾脏过滤排泄的最终产物,当肾功能损害排泄物功能下降时,血清中Urea数值升高。
(2)、肌酐(CR):是检验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诊断价值优于尿素氮。
(3)、尿酸(Ua):痛风、肾功能下降、代谢综合征及尿素类肾结石等,尿素会偏高。
(4)、胱抑素C(CysC):反映肾小球滤过情况的重要指标,与肾功能检测项目组合,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可以演算得出肌酐清除率。
(5)、尿微量白蛋白(UMA):是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肾损害的征象之一,也反映了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状况。


实验室检查激素类
1、女性激素6项:
是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发育异常、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及妇科肿瘤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
(1)、孕酮(P):测定血清孕酮是判断女性性激素紊乱疾病的常用实验,也可用于检测妇女妊娠期胎盘的功能。
(2)、雌二醇(E2):增高常见于卵巢肿瘤、原发或继发性早熟等。降低常见于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切除术后。
(3)、促卵泡生成素(FSH):用于了解丘脑、垂体及卵巢功能,辅助诊断月经失调、卵巢发育异常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
(4)、促黄体生成素(LH):用于了解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辅助诊断月经失调、卵巢发育不良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
(5)、泌乳素(PRL):用于高泌乳素血症、女性不育症、乳腺、垂体和丘脑相关的疾病的辅助诊断。
(6)、睾酮(T):用于多卵巢综合症、内分泌紊乱疾病的诊断。
2、男性激素4项:
(1)、睾酮(T):是人体内主要的雄激素,与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有关。
(2)、泌乳素(PRL):用于辅助诊断高泌乳素血症、精子减少、男性不育、阳痿、垂体和间脑疾病。
(3)、促卵泡生成素(FSH):可刺激睾丸支持细胞发育,促进生殖细胞发育,分化成为成熟精子。
(4)、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垂体前叶合成分泌的,在男性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男性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
3、甲状腺5项:
对早期发现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
(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对甲状腺素代谢有重要控制作用,为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最敏感的指标。
(2)、甲状腺素(T4):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主要控制耗氧速度和总代谢率。
(3)、促甲状腺激素(TSH):用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原发性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鉴别诊断。
(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非常灵敏的指标。
(5)、游离甲状腺素(F-T4):大部分T4均与特异的血浆蛋白结合,而F-T4未与血浆蛋白结合,因此测定值不受血浆蛋白影响。F-T4和T4结合检查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准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免疫类
1、乙肝: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感染并携带乙肝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标志。
2、丙肝:
丙肝抗体:丙肝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很大。
3、其它:
(1)、艾滋病抗体检测(HIV):抗体通常是在感染后3-8周能够被检测出来。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2)梅毒抗体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
4、微量元素5项:
(1)、铁(Fe):是人体内含量最大的微量元素,主要以铁卟啉络合物(血红素)形式存在。用于各种贫血的辅助诊断。
(2)、镁(Mg):镁离子是许多细胞内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许多代谢过程。为维持神经系统疾病、心肌正常功能和结构所需要。可镇定中枢神经,帮助消除女性在经期中的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镁缺乏时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头痛,还包括怕光,怕声等附加症状。
(3)、铜(Cu):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头发、皮肤、骨、脑、肝和心等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4)、钙(Ca):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之一,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都要依靠它的存在。
(5)、锌(Zn):锌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海马回(海马回位于人脑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长期记忆的重要微量元素,与记忆和智力有关。肝病、肾病综合征及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血糖锌降低。
5、心脑血管相关因素:
(1)、同型半胱氨酸(HCY):HCY作为独立的心血管风险指标已被广泛接受,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s-CRP增高是心血管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也见于细菌感染性炎症。
(3)、肌酸激酶(CK):是诊断心肌梗塞等疾患的重要指标。
(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该检测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有特异性。
(5)、乳酸脱氢酶(LDH):增高时表示可能患有心肌梗塞、肺栓塞等,需要进一步检查。
(6)、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与LDH大致相同,在急性心肌梗塞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到2倍左右。
(7)、血流变:主要反映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稠度的变化。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中风、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疾患的检查。
6、血糖:
(1)、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
(2)、餐后血糖: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敏感性更高。
(3)、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1-3个月的血糖水平,是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
7、血脂:
(1)、总胆固醇(TC):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见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脑中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2)、甘油三酯(TG):为全身各种脂肪的主要成分,增高见于高脂血症、脂肪肝、代谢综合征、肥胖症和糖尿病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具有抗动脉硬化的脂蛋白,降低为冠心病直接危险因素。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越高越不好”,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5)、载脂蛋白A1:能将周围组织包括动脉壁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所以载脂蛋白A1降低被视为促进动脉硬化的因素。
(6)、载脂蛋白B:主要反映LDL水平,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载脂蛋白B增高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7)、脂蛋白(LPa):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中LPa的水平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是指表达或表达水平与肿瘤相关的分子。肿瘤在发生发展中出现的与各阶段相关的分子。该类物质可出现在肿瘤组织细胞内,亦可存在于体液或排泄物中,体现了肿瘤不同阶段的生物特征。
肿瘤标志物:
(1):癌坯抗原(CEA):直肠癌、结肠癌患者含量通常很高,CEA属广谱“肿瘤标志物”,胰腺、胃、肝、肺、乳腺、甲状腺及卵巢等恶性肿瘤时也升高。
(2)、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诊断、判断疗效及预测复发均有意义。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对前列腺癌是灵敏度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前列腺增生时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 PSA)显著增加,前列腺癌时以结合态的PSA增高为主。F- PSA/ T- PSA>0.25为正常,比值<0.10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4)、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主要用于检测胰腺癌,其它消化道恶性肿瘤和某些妇科恶性肿瘤也可增高。
(5)、癌抗原125(CA125):主要用于检测非粘液性卵巢癌和上皮细胞性卵巢癌。
(6)、癌抗原15-3(CA15-3):主要用于进展期乳腺癌检测,肝、胰腺癌、肺腺癌、结肠、附件、子宫颈和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也可伴随CA15-3增高。
(7)、癌抗原724(CA72-4):胃、卵巢、结直肠、乳腺、胰腺、胆、子宫内膜癌等腺癌可增高。
(8)、癌抗原50(CA50):用于胰腺、胆囊、肝、肠、胃癌的诊断,尤其胰腺癌升高较明显。
(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CYFRA21-1是非小细胞癌检测较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10)、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诊断小细胞肺癌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
(11)、鳞状上皮癌抗原(SCC):用于诊断鳞癌,如:子宫颈癌,食道癌和头颈部等癌瘤。
(12)、铁蛋白(SF):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肝癌及肾癌均可增高。
(13)、恶性肿瘤特意生长因子(TSGF):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健康助手
写了 130491 字,被 29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