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脆弱? 我们童年挨打挨骂,却没有心理问题

原创 更新:2022-01-07 16:28:50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脆弱? 我们童年挨打挨骂,却没有心理问题

现在的孩子不是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了,而是他们所面对的东西,比过去更加复杂了。

近年来,我们似乎经常听到因为孩子抑郁,而造成的一系列新闻。

家长们苦思冥想:“现在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孩子们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都这么脆弱?”

甚至还有家长说:“我们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也没看到有寻死觅活的。”

其实,现在的孩子并不是脆弱,而是他们面临的东西比过去更加复杂了。

现在的孩子受到的关注更多。

上一辈子育儿看似轻松,其实讨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占据了生活中的大部分烦恼。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不会特别细致,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慢慢也就长大了。

到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对教育更加重视了,养孩子也更加用心。

因为用心,所以也更加辛苦,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养育者面临的挑战。

很多家庭是一对父母和两对老人,多个大人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个孩子的养育之中。

有人或许要说了,孩子得到的爱变多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问题就是爱多了,关注多了,控制、干预、包办也多了。

一方面,孩子自我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很多孩子应该自己解决的问题,大人都帮他扫平了,该有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没有培养出来。

另一方面,当养育者盯着孩子的时间过长,孩子身上的问题就会被无限放大,我们机构来咨询的问题中,连孩子吃饭睡觉都成了家长们头疼的事情。

我们一边过度关注孩子,一边又在鸡蛋里挑骨头。

这不是说用心教育孩子不好,而是不以独立自主为目的的教育,会让密不透风的爱变成“枷锁”,让孩子喘不过气。

eff3d413b17e4124879353c0d0c8a019.jpeg

现在的孩子背负的期待过重。

以前的父母也会给孩子学习的压力,毕竟读书能改变命运,他们会对孩子说:“只要你想上学,砸锅卖铁我们也会供你上学。”

然而,大学值得向往,父母并不把这当成唯一的出路,孩子没考上也可以做别的事情,遗憾但是不绝望。

到了流行“鸡娃”的今天,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更高、更细致了。

所以孩子面临的期待也变了,不仅是好的大学,也要好的初中、高中,全面发展,不甘落人后。

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第一天开始,鲜少有父母做好了“我的孩子可能是中下游水平的心里预设。”

大家都是抱着孩子孩子一定要考前几名的心态去的,当孩子在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痛苦的学习“战争”就开始了。

以前看过一则新闻:有位妈妈因为孩子考试总是没有满分,居然开始焦虑。

这种期待,对孩子来说,就是过重的身心压力。

天下的父母无一不对孩子的未来抱有期望,人都不甘平庸,这是很正常的。

期待不是坏事,问题在于大部分父母无法接受一个平凡的结果,最后失望,影响了对孩子的爱。

而孩子也从你的身上感受到焦虑和挫败。

父母要知道,每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对孩子的期望越大,越要耐心,越是要考虑到孩子能力和现状,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2ab958e0bf3b4582b9e937d70f900ac9.jpeg

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时间提前。

随着电视、网络媒体、信息化的发展,孩子比以前任何一个年代消息都更加灵通。

我经常听到有人感叹:“现状的孩子都好早熟,小学就懂很多事情了!”

孩子们过早接受复杂的信息,自我认知和要求独立的呼声也过早出现。

他们会主动要求话语权,有的大人经常会觉得自己说不过孩子,苦口婆心说教遇上针锋相对,导致亲子矛盾爆发。

哪怕你用家长的权威,让孩子暂时闭嘴,他还是可以在网络上、同龄人那里发泄不满。

以前我们说叛逆,总觉得那是读高中的“大孩子”身上才会出现。

但是现在孩子叛逆的年龄越来越早,有的孩子在五六年级左右就开始反抗父母。

叛逆的本质,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孩子发现自己在父母面前没有被当做真正的人来尊重,过多的命令和指责,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渐渐,孩子渴望自主和父母的权威压制之间,产生越来越多无法调和的矛盾。

dceadb518b0b46e49616d33a944b5a98.jpeg

失落的童年,缺少释放情绪的出口。

汤加辉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多数患有“自然缺失症”,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现代城市的孩子和大自然逐渐疏离,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

他提到:“对于孩子来说,自然的面貌是有很多种的,一只出生的牛犊,一只小鸡的孵化,一条林中小路。虽然面貌各异,自然却总是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广阔辽远的世界,这是不同于父母给予的亲情世界,也不像电视和网络一样会“偷走”孩子的时光。”

过去的孩子有这样的世界,家庭之外有更为广阔的的天地去释放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委屈。

他们虽然没有高档的玩具,但内心无忧无虑。

即使在家里受到委屈,在外面玩一会儿,哭一会儿,走一走,回家又是活蹦乱跳的小孩。

但是现在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去消化父母平时不当教育所带来的伤害。

他们虽然也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童年快乐回忆,却没有曾经那种广阔的大环境释放压力。

自由自在和同班一起玩耍的经历,对于现在很多孩子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

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百把平方的家,就像一座牢笼。

父母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家庭之外,有的孩子几乎没有外界的心理支持。

也就是说,当他和父母的关系坏了,孩子所有心理支持系统也可能随之崩塌。

fe9d5dd8e8fb49bc90dcb470deb6716c.jpeg

过去打骂很常见,但未必正确。

我有一个80后朋友,从小被父亲打到大,一直到十几岁,他长得比父亲还高,打不了了,这种情况才停止。

他和所有孩子一样,小时候非常恨这种教育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恨意慢慢淡了。

可在和父亲相处时,一直有道鸿沟。即使现在已为人父,也不愿意和父亲说话,只要是父亲的生活建议,他就没有耐心听。

所以,我们能说从小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心理没有任何创伤和影响吗?

不管在哪个时代,只要是孩子,他内心必然是脆弱的。

只不过,过去的信息传播不发达,鲜少接触对父母不当教养的反思,对这种痛苦是模糊的。

几十年过去了,日子越来越好,人们不愿提及过去的伤痛,最后变成了深藏心底的创伤。

现象普遍,但并不正确。

问题没被察觉,不等于没问题。

我们父辈的教育中确实简单粗暴,正是因为我们受过伤,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会更加谨慎。

5b241bba5cb7435189ff5f0d43d2a5d1.jpeg

早在“五四”期间,鲁迅先生就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写出了那篇令人深思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到如今,“如何做父母”成了无数家庭的难题。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彷徨。

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思考自身,毕竟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改变孩子之前,先改变自己。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脆弱? 我们童年挨打挨骂,却没有心理问题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青舟教育
写了 231782 字,被 8 人关注
专注青少年厌学,叛逆,沉迷游戏,自闭等教育问题! 联系电话:15138907572